![100DSC_4701.jpg 100DSC_4701.jpg](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aryer8826/1562498914-1923725048_n.jpg)
生機盎然的新城區以一派現代化大都市氣象號稱[東歐小美國]
而華沙城市周圍6萬多公頃的森林和城內70餘個大小花園
更使它得到[世界綠都]的讚譽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
希特勒下令把華沙從地球上抹掉
古城百分之八十五的建築被有目的性的摧毀
當時曾有西方人士斷言:[華沙不會再重現在人間,至少100年內是沒有希望的。]
而波蘭人民在1945年開始按原樣重建城市
依著可能收集的街景建物照片
各國曾經拍攝的電影影像
一點一滴 憑著波蘭人堅毅的個性 迅速恢復都市樣貌
不僅使華沙保持了中世紀古城的風格
而且興建新市區
超過了戰前的規模和水平
各種歷史紀念物
名勝古蹟大都集中在老城區
特別是宏偉的宮殿、巨大的教堂,各式各樣的箭樓、城堡等
吸引著大批來自境外的遊客參訪
在新城區
現代化的高樓大廈
一幢連著一幢,各種新穎的商城、飯店、咖啡店比比皆是
華沙市區有大小公園近70座
平均每人佔有綠地面積78平方米
在世界各國的首都中名列前茅的華沙在戰爭後浴火重生
以快速重建證明其民族性的生命力和韌性
不論城市景觀或內在精神的表現
華沙呈現的是新與舊 東與西的融合
再一次讓世人見證華沙之美
午餐過後
與華沙當地的導遊碰面之後
就展開老城區之旅
正巧碰到啤酒店的促銷
我們就追著清涼的啤酒杯走一段路
波蘭科學院與哥白尼雕像
看到手持著地球儀
就知道我們來到波蘭科學院
它的前身為史塔須茨宮Staszic Palace
屬於新古典主義晚期的建築 華沙起義期間被焚燬 戰後重建
現在是波蘭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
科學院前立著2.8公尺的哥白尼雕像
這位15世紀的波蘭偉大天文學家
他提出宇宙行星以太陽為中心公轉的理論
在教會掀起巨大波瀾
也把整個天文學帶進科學革命的洪流
聖十字教堂
這教堂雖然規模不大
卻是華沙最有名的一間教堂
因為裡面藏有波蘭最偉大的鋼琴家蕭邦的心臟
蕭邦在法國巴黎去世後
後人根據他的遺願
把他的心臟帶回波蘭安葬
這間教堂曾經是蕭邦居住過的地方
因此就把他的心臟存放葬於牆璧中
但因戰爭的關係曾一度被取出
目前繼續存放教堂左邊第二根廊柱中
由於距離華沙大學最近
它也是見證最多學生運動血淚的一座教堂
華沙起義期間
這裡曾經有激烈的血戰
教堂也遭受到嚴重損毀
還好巴洛克的主祭壇完好的保存下來
華沙大學
薩斯基公園
在華沙一片灰濛濛色彩的建築中
薩斯基公園為這個城市帶來了不少色彩
18世紀早期
仿照凡爾賽的法式花園 而設計了這座公園
成為華沙第一座公共公園
連接薩斯基公園的勝利廣場
內有一個無名英雄塚
是為了紀念為波蘭英勇殉職的士兵
而在此埋葬了無名士兵衣冠塚
兩旁隨時有兩名士兵站崗
每天整點有短暫的衛兵交接
規模不大
星期日和特殊節日才有較大規模的儀式
我們正在看地上文字時
對街的衛兵也正準備交接儀式
但時間不夠
只好拍下他們的身影
我們沿著美麗的皇家大道前行
道路的街燈非常典雅美麗
將道路裝點得像童話世界般
城堡廣場
略呈三角型的城堡廣場熱鬧非凡
這裡常常是遊客欣賞華沙的起點
轉進左邊巷弄
就可以看到更多舊城區的景點
皇家城堡
皇家城堡是過去的舊王宮
位於廣場東側
是1596年西格蒙特三世國王遷都至華沙後所建
17世紀波蘭全盛時期
這裡是全歐洲最美輪美奐的皇室官邸之一
二戰時,希特勒下令將整座城堡摧毀
如今,華麗的巴洛克式皇家城堡
是戰後1971~1984年間重建後的風貌
現在改建為博物館
若有興趣可以登上樓堡
俯瞰華沙新.舊城區
西格蒙特三世紀念柱
西格蒙特三世紀念柱建於1644年
位於華沙古城的城堡廣場
由瓦迪斯瓦夫四世所建
它是為紀念前國王西格蒙特三世遷都華沙而建
由騰查拉設計
西格蒙特三世紀念柱與美人魚一起構成了華沙城的城徽
雕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毀
1949年重新修復
青銅鑄建的西格蒙特三世塑像佇立在紅色花石圓柱上
頭戴王冠,身穿王服,左手持十字架,右手握寶劍
柱基有漩渦花紋裝飾的銅板
上面刻有皇室人員的姓名
頭銜和頌詞
以及紀念碑建造者的名字
聖約翰教堂
聖約翰教堂是華沙最古老的教堂
初建於15世紀初
後來經過多次整建
19世紀時整座建築已改成英國歌德式樣貌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被夷為平地
戰後重建時仍維持其哥德式風格
但有了一個新風格名稱-維斯瓦哥德式
[其名稱取其境內最大河川之名]
耶穌會教堂
是波蘭首都華沙的一座天主教教堂
這座教堂優美的塔樓
是華沙風格主義教堂的代表作
修建於1609~1626年間
二戰時
如華沙市內其他建築命運一致被摧毀
1950年~1973年間重建
與聖約翰教堂比鄰
是皇家城堡通往舊城廣場的中途景點
華沙舊城廣場
相傳,有位名叫瓦爾(Wars)的漁夫
在維斯瓦河捕到一條美人魚
由於美人魚非常迷人 漁夫就把她帶回家
經過一段時間,美人魚請求讓她重回水的世界,漁夫答應了
此後,越來越多人到維斯瓦河兩岸定居
形成一個繁榮的區域
漁夫瓦爾(Wars)也娶了位美麗的太太名為沙娃(Sawa)
夫妻名字合起來就是“瓦爾沙娃”,中文譯為“華沙”波蘭文的Warszawa
原來華沙也是個不折不扣的浪漫都市
美人魚雕像
廣場正中央的美人魚雕像是華沙精神標誌
銅像建於1855年
高2.5公尺,女子裸露著上半身,下半身是魚尾
右手舉劍左手執盾一幅迎戰姿態
納粹侵佔波蘭期間
人們把這座銅像拆卸掩埋 精心保護
直到波蘭解放後才重新安置
而今日華沙的市徽正是一條美人魚
舊城廣場又名市集廣場
是舊華沙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中心
也可以說是全華沙最美麗宜人的一個空間
今日廣場週邊恢復戰前原貌的建築
從文藝復興、巴洛克、哥德、到新古典主義的各種風格
也記錄了過去幾個世紀華沙建築的發展
領隊給了我們自由逛逛的時間
讓我們好好欣賞這座美麗的市集廣場
我和同伴們走走拍拍
拍著拍著就走散了
大家各有所好
各自進入自我的攝影世界
玩得不亦樂乎
天氣晴朗
街道上的光影好迷人
夏天時
廣場周邊排滿了露天咖啡座以及販賣畫作的攤位
更添人文氣息
這幾天的運氣非常好
若不是晴空萬里
就是雨後放晴
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都一樣呢!
被太陽曬得披頭亂髮
也非常開心
希望我們的好運慢慢用
往後還有好多天的行程吶!
樓堡
舊城邊界的樓堡始建於1540年
是座擁有4個塔的要塞
1656年後要塞的防禦價值已漸漸消失
二戰時,要塞和古城區各項建築
幾乎都成為廢墟
直到1952~1954年
政府決定重建要塞
目前 這裡成為華沙最熱門的旅遊景點之一
我們從舊城廣場往西走
就會來到這個紅磚構成的半圓形防禦塔樓
塔樓與城牆相連
原始建築是1548年義大利威尼斯建築師所設計
主要用來防禦舊城的北方
入口處有一到護城河和吊橋
夏天這裡展示著許多華沙藝術家的創作
走出樓堡就進入新城區
樓堡是劃分新舊城的界點
每棟樓都美到無語倫比
儘管已和隊伍拉開距離
還是不停的拍下難得的畫面
居禮夫人故居
居禮夫人是波蘭的物理跟放射化學家
是第一位得到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
更是史上唯一同時獲得諾貝爾物理和化學獎者
令人敬佩的是
她的研發成果不申請任何專利
無條件供世人使用
戰爭期間拯救無數士兵
她也因長期實驗接觸過多放射線導致血癌而亡
是位令人尊敬的偉大科學家
波蘭軍隊大教堂
始建十七和十八世紀之間
在1944年的華沙起義被摧毀
1946~1960年以Leon Marek Suzin為首的建築師團隊重建並恢復
目前大多數軍事宗教慶祝活動都在這裡舉行
華沙起義紀念碑
波蘭被納粹德國佔領近五年
1944年8月1日波蘭人計畫開始起義
63天後以失敗告終
德國將華沙幾乎夷為平地做為報復
將近20萬波蘭人罹難
起義紀念碑於1989年戰役後的45週年建立
描述華沙市民抗德之情景
縱然歷史的包袱沉重
至少現在的華沙是充滿笑容的
朝氣蓬勃的
藝術的
同時也是與時俱進的
華沙一直以自己的速度往前走
越過歷史的鴻溝踏進嶄新的夢想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