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布拉 皇家石窟佛寺[UNESCO 1991]
建於西元前一世紀的丹布拉石窟寺廟群Dambulla cave temple
斯里蘭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洞穴廟宇
石窟群隱密在山壁下
佔地達25000平方尺
共有5座佛教石窟寺廟
雕刻佛像達157尊以及無數美妙莊嚴的壁畫
極具宗教藝術價值
來到丹布拉石窟山下
會看到一座有著獅子口造型的建築
當地人也把這裡稱為[金寺]
參觀石窟需要由此登山
岩石山約有150公尺高
得花一番功夫沿著石階往上爬
當力氣快用光之際 石窟就到了
來到石窟的門口
需要脫鞋才能進去
即便是烈日當頭 地面滾燙
亦或是下雨泥濘
還是要脫鞋才能進入寺廟
但可以穿襪子稍稍阻絕地面的熾熱溫度
大家都在這小帳蓬外 先寄放鞋子再穿上襪子
驗票之後 安檢隨身物品
才能走進寺廟的院落
岩石的下方有一排帶著歐式風格的白色房屋
這些房屋裡面就是皇家石窟群
第一座洞窟叫做[眾神之王窟 Devaraja Viharaya]
佛教曾深受印度教的影響
聽說這座洞窟是被印度教的主神毗溼奴用法力創造出來的
所以眾神之王也因此得名
洞窟裡的空間並不大
狹窄的空間只能容納一兩個人走動
所以我們一群人得排隊安靜的慢慢移動
將近15公尺長的臥佛幾乎把洞窟占滿
臥佛雕像優美
張開雙眼
表情沉靜安祥
斯里蘭卡的臥佛是以腳趾的前後分開或是平排
來代表休息或是涅盤
石窟內的臥佛是稍有分開的
所以呈現休息的狀態
此外臥佛的腳底塗上了紅色
主要是因為西元前5世紀時
僧伽羅祖先辛哈巴忽之子毗舍耶腳底沾滿紅土對抗印度人
而同年也是佛陀入滅之年西元543年
所以對僧伽羅人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
於是會在佛像的腳底塗上紅色
並繪製幾個表示佛法之輪的圓形圖案
而在臥佛的腳底旁邊空間
則是坐佛跟佛陀弟子阿難陀[Ananda]的立像
第一洞窟口外
有當地的祈福儀式
第二座石窟叫做[君王窟 Maharaja Viharaya]
是5座石窟裡最大的一座
長約52公尺 寬約23公尺
光線並不是很亮 充滿著神祕的感覺
一尊尊金色的佛像陳列在岩石牆邊
裡面有一尊臥佛
40尊坐佛以及16尊立佛
另外還有兩座國王的雕像
分別是之前說到到此避難的帕拉克瑪巴忽國王與尼散迦摩羅國王
其中因為尼散迦摩羅國王曾在1190年將之整修
並且捐贈了50座鍍金的佛像
也讓這裡被稱為[君王窟]
第三座石窟稱為 [大新寺 Maha Alut Viharaya]
在揭帝斯里羅闍辛哈統治時期的1747年到1782年間
現在所看到的壁畫比起前面兩座石窟
時間上較接近現代被稱為大新寺
只不過在18紀前這座石窟一直被當作儲藏室來使用
裡頭陳列著一樣是雕工精美的坐佛
立佛和涅盤的臥佛
以及揭帝斯里羅闍辛哈國王的雕像
大新寺內其壁畫和石洞頂上的繪畫
為斯里蘭卡17世紀典型的繪畫風格
第四座石窟稱作[西寺廟 Pachima Viharaya]
裡面有坐佛及一座小佛塔
洞中壁畫的內容為佛教故事傳說
雖然規模不似前3座
但壁畫的華麗精采度不輸前面幾座
在空間狹小的條件下
足見雕刻壁畫之不易
第五座石窟被稱為[第二新寺廟 Devana Alut]
是接第三座石窟的新寺廟之後
且一樣在坎迪王朝時被當作一間儲藏室
後來才被修繕成寺廟
裡面是一尊臥佛
以及其他石窟所沒有的印度教諸神像
雖然空間狹小
但佛像雕工一樣精彩
佛寺內的燈光昏暗
我將相機的ISO調高
給予足夠的感光度
期待能將這壯觀的場景紀錄下來
洞外的陽光燦爛
明亮的程度 讓剛從洞窟內拍照出來的Aryer睜不開眼
有種穿越幾世紀恍如隔世的疏離感
領隊清點人數之後
大家慢慢的往山下走
彷彿時光倒流的洞窟遊歷
讓我對斯里蘭卡更加的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