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三義鄉公所將廣盛村老街打造成[好客走廊]
請藝術家繪出石虎、台灣藍鵲、貓熊、動物樂隊等圖騰
讓民眾處處驚艷
紛紛前往拍照形成觀光新景點
導覽員帶領大家由小巷弄進入好客走廊
爬上緩坡
就有一處非常乾淨的公用廁所
廁所外牆就是[立體盪鞦韆的圖案]
大家童心未泯都來玩玩
團員們很熱心指揮 偏左一點 偏右一點
都拍出很自然的畫面
往五穀宮方向前進
就看到小巷子裡的扁擔
戴董說 : 男生可以來玩玩挑扁擔
馬步要蹲低一點 出點力氣才像
各個小巷子充滿童趣的圖案
大門裡面真的有一隻獒犬喔
以前遊客路過這裡 獒犬都會叫一下
現在獒犬懶得叫了
我們穿梭在巷弄之間
看到有趣的畫面就拍拍照 停停走走
也順便聽解說
這棵真樹的分岔處
剛好與螢火蟲牆面所畫的樹
在某個角度剛剛好可以吻合接得上
教會外的牆面也很精采
有一隻台灣水牛和美麗的野薑花 .蝴蝶 ...
栩栩如生一對台灣藍鵲
有機會Aryer也想去拍拍鳥類
可愛的貓咪
位於百年老校建中國小下方的99階長階梯
繪製充滿當地特色的3D立體彩繪
階梯由下往上看可看到油桐花、石虎、勝興車站及蒸汽火車等代表三義的各種元素
利用階梯本身具有垂直角度繪製出來的3D彩繪效果
與一般的平面繪製更顯得生動立體
他們在地上做三角形的記號
讓大家很容易就站在斷橋之上
Aryer很喜歡這一大片
充滿元氣客家傳統布料花紋
在藍天下好亮眼
導覽員將時間控制得恰到好處
雖然才逛幾條街
就已經讓Aryer充滿好奇心
剩下沒逛到的沒拍到的
就留給我們自己再來好客走廊探索
接下來是午餐時間 聽說這家餐廳很像美術館喔!
Aryer迫不及待想去參觀參觀
********
長年霧氣繚繞的三義山城
靠近木雕博物館附近
有座人文藝術館的清水模建築
靜靜矗立在山林竹野間
穿過綠蔭濃密的竹林道
將大自然元素融合於建築理念之間
運用地水火風的合成
趣味盎然的大型銅雕展示
寬廣的池塘水波 青苔石階
把餐廳和藝術館結合成為生活藝術美學
園區導覽員在餐前帶領大家認識這裡
介紹這裡的藝術品
以及展覽館內的作品
一樓的空間好寬廣
水面倒映著樹影
每座牆面的端點都擺放著藝術品
讓Aryer很想拿起相機好好拍一拍
我相信這座無比大的戶外區
無論是晨昏或晴雨天
甚至每個時刻
所展現的風貌都不同
灌蟋蟀
走下樓
左側是展覽廳
右側是水池以及竹林虛掩著餐廳
富貴牡丹餐廳的精緻套餐屬無菜單料理
採四季食材變化
讓人把藝術食進來
專業主廚每道餐點好比與園區相媲美的作品
用餐前招待的迎賓普洱老茶溫潤順口
桌上杯盤器皿是本土藝術家的創作
細節處充滿驚艷
我們與來自花蓮的夫妻同桌
大家隨意聊聊與旅遊.工作的話題
用餐的時間輕鬆又自在
就在這麼藝術風的餐廳內享用午餐
感覺整個人的氣質也被提升了
來看看董團為我們準備的秋冬饗宴大餐
首先是手做的貝果和松露醬
貝果軟中帶點嚼勁
但Aryer不敢多吃 這兩個貝果吃下肚大概就飽了
炸豬皮與紫地瓜紅酒葡萄泥
炙烤本港花枝與蘋果泥葡萄醋
鮭魚軟與醋漬海藻
這三款前菜非常具有視覺效果
我最喜歡鮭魚軟與醋漬海藻 酸酸甜甜很開胃
Aryer很少吃豬皮
但這料理的手法讓我們都敢吃
而且配上紫地瓜紅葡萄酒泥呈現出層次多元的口感
碳烤干貝魚蘆筍溫沙拉
紹興酒風味燉豬臉頰肉
同桌的夫妻正在猜這銀色的容器材質是什麼?
先生說是不銹鋼 太太說是銅器
結果是銅器 掌聲鼓勵 太太獲勝!
湯品
烤帝王蟹肉與蝦味番茄甜椒湯
松露雞肉捲與濃雞豚湯
Aryer對酸酸的食物情有獨鍾
番茄與濃濃的海味真是完美的組合
蜜漬洛神花氣泡飲
蒸烤在地小農食材[地瓜.南瓜.芋頭]
蒸烤物與主餐差不多的時間上桌
主餐還沒上桌 我們都相當飽了
主餐 : 海陸雙拼 - 伊比利豬 . 蝦與鮑魚
這塊伊比利豬肉有相當的厚度
廚師卻能將肉質控制得剛剛好
好像在吃5分熟牛排軟嫩的口感
我趕緊給Henry一塊嘗嘗看這獨到的料理風味
法式手工甜點與飲料
大家在歡樂的氣氛中結束午餐
準備去騎腳踏車
消食運動一下囉!
*****
東豐鐵路綠色走廊是全國第一條由廢棄鐵道改建而成的自行車專用道
也是國內唯一封閉型的自行車專用道
沿途風光明媚、景色宜人,田園、樹蔭相伴
沒有車輛干擾,充滿騎乘樂趣
我們已經選好
雙人騎的電動自行車
電池裝好了 老闆也教會如何使用
戴上跟著董事長遊台灣的專用安全帽
我們準備出發
車隊開始出發了
大家順序一列排好
但總覺得速度很慢
原來班長的自行車馬力不夠
後面的我們只好一台一台超車
遠遠就看到攝影師
很謝謝他已經就定位等我們經過
捕捉輕鬆騎車的畫面
很舒服的吹風騎車
欣賞沿途的風景
原本我們要騎的是另一條自行車道
由於正在維修中
所以在返程的路上
專業導覽員帶我們參觀石岡水壩和地震公園
大甲溪發源於中央山脈的雪山[3884M]及南湖大山[3740M]
流路長度140公里
石岡水壩即位於大甲溪最下游
主要功能在於調節發電尾水
以充分利用河流水資源
地震後有效蓄水量為80萬立方公尺
每日可供應大台中地區 220 萬人飲用
以及耕地灌溉.工業用水約140萬噸
充分發揮大甲溪水資源的經濟效益
九二一地震中水門損毀的石岡水庫
經過管理中心的規畫及保留原貌
已建設完成 [ 國家震災景觀紀念地 ]
並正式對外開放免費參觀
管理中心在紀念地周圍設置相關解說牌
說明石岡水壩當時的受損情形
地震強度 . 斷層帶位置等
Aryer對於台灣的景點很陌生
藉由這次的自行車漫遊
認識更多的中台灣
接下來
我們要前往自然風情露營區
希望有大片的綠草地
讓我們再一次享受無拘無束的室外大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