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蘭坦波Ollantaytambo火車站外圍有很多店家
販售印安文明很受歡迎的紀念品
但卻無法吸引Aryer的眼光
很怕增加行李重量 所以甚少在旅途中購物
路過看看就好
好不可思議
再幾小時我就可以親見馬丘比丘本尊
候車月台上有一對身著印加服飾的母女
大家很有興趣 紛紛與她們合照
Aryer 的心情有些緊張
看到火車緩緩進站
都以為是我們即將搭乘的列車
查驗票證之後
終於順利搭上列車
Aryer與領隊小陳同坐
這趟旅程與同行的團員相處愉快
大家在同一車廂有說有笑
望著窗外壯麗的安地斯山河谷
看到好多登山客用徒步方式
沿著[印加古道]進入馬丘比丘山區
印加古道之所以熱門
因為這條路線沿途會經過許多印加遺址
祕魯政府對於每日進印加古道有人數限制
每日500人[含入山嚮導及挑夫]
有四天三夜及二天一夜2種可以選擇
4天3夜是從82公里處出發
2天1夜是從104公里處出發
最後都會步行進入馬丘比丘山區
當地的旅行社再以這2條路線去做搭配的套裝行程
如果有興趣挑戰印加古道必須要提前8-9個月以上預訂
旺季時 建議要一年左右
列車上提供簡單的餐點
飲料 . 水果和一塊餅
這種水果很像台灣的百香果
有著濃郁的香氣 酸酸甜甜的
外皮有著不一樣的顏色
觀光火車沿著印加河谷與安地斯山平行
很快就到達熱水鎮
在此換搭接駁車上山
旅行社已經將所有的票證交給我們
核對無誤後自行保管
回程的火車票一定要和護照一起收好
否則可能無法回到烏魯班巴
巴士一班接著一班
不用幾分鐘
我們就順利上車
巴士在蜿蜒的山區盤旋而上
每個轉彎
彎度 坡度都很大
上山的方式可以像我們一樣付費搭接駁車
或者自行登山
一般小轎車是無法開上山的
由於祕魯政府有效的管制上山方式
所以一路暢通
由烏魯班巴飯店出發到馬丘比丘入口處
時間已近中午
旅行社安排我們在下圖右側的餐廳用午餐
吃飽飽 養足體力
隨即展開今天的重頭戲
馬丘比丘參觀活動
位於秘魯的安地斯山脈之中的馬丘比丘[Machu Picchu]
是印加帝國[Incan Empire]的遺蹟
這座古城坐落於海拔2,430公尺的山脊上
四周群山環抱
由於地勢險要
加上是破地而起的屹立在烏魯班巴河谷之上
因此有著[天空之城]美譽
Aryer跟著大夥拾級而上
但也頻頻回頭拍照
領隊很貼心 我們每爬一小段山路
就讓大家喘口氣 休息一下
不斷的維持整團人都一起行動
馬丘比丘是印加帝國最具代表性的建築
學者稱為[失落的印加城市]
它是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
同時也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保護區
Aryer千里迢迢來到秘魯
就是為了要親眼觀賞這座超有名氣.壯觀無比的遺蹟
當地領隊找了一處空地集合大家
先介紹馬丘比丘的發現歷史
但我們都好想往前衝
爭先目睹這如夢似幻的馬丘比丘建築奇蹟
一等到空檔大家都忍不住
慢慢假裝若無其事的往前走
哇! 這不就是書裡.電視裡出現世界級的奇觀-馬丘比丘
它就活靈活現地在我眼前
一對小情侶坐在這曠世遺跡前
享受著天涯共此時的感動
我們就不吵他們 走到別處拍照
其實適合拍馬丘比丘經典畫面的位置還挺多的
不用擔心好位置被別人佔據
領隊找了好幾處絕美的經典畫面
讓大家拍個過癮
此時的Aryer感動不已
終於把自己放在馬丘比丘的畫面中
就好像得到全世界一樣的開心
Aryer沉重的後背包
此時都不算什麼
征服美景的幸福感 此時得到最大的滿足
導遊站在更高的台階
幫大家拍全景合照
這次Aryer為了拍這夢寐以求的大景
準備了好幾支鏡頭
我趕緊閃到旁邊換上超廣角鏡頭
將馬丘比丘與烏魯班巴河谷一起入鏡
園內有著許多上上下下的樓梯
大大小小的石階
我們在這些巨石建築中穿梭
感覺就是身歷其境的探險
站在制高點放眼望去
一區一區的
貴族區 居住區 平民區
Aryer換上長焦鏡頭
站在定點環視一幕一幕的馬丘比丘
不用移動就可以望遠欣賞
如果你對印加人在建築上的成就沒有概念
那麼看一看這片[採石場]
這裡散落堆積著不少花崗岩石塊
有的還沒被敲碎
有的剛打磨了一半
從中你可以窺見印加人是如何用石錘一點點鑿著岩石
耗費多少汗水才築成了一座城
錯落有致的梯田
進入馬丘比丘景區之前
從左手邊的小路登上城南的制高點
這裡不僅是俯瞰整個馬丘比丘遺址的最佳地點
而且也是看日出的好地方
從小屋的三條長窗戶望出去
印加哨兵可以輕鬆監視兩邊的梯田、城市和印加古道的情況
下方那一長條石階
是以前駱馬載貨時所走的路線
我們慢慢的從最高層往下走
進入到馬丘比丘的參觀路線
按照考古學家的劃分
馬丘比丘有三個組成部分
神聖區、南邊的通俗區,和祭司貴族區[居住區]
馬丘比丘規劃遊客的行進路線很嚴格
沿路有非常非常多工作人員盯場
只要有人想越線、走偏規劃好的道路、走反方向等等
都會被吹哨警告
尤其草皮區通通禁止進入
大片草皮上一個人都沒有
再加上嚴格控管進場人數
看起來特別的乾淨
太陽神廟從遠方高處看下來
呈P字形
每年南美洲冬至
太陽會穿過梯形小窗口
直射到神廟內的花崗岩中央
緊挨著主神廟的[三窗廟]是馬丘比丘最重要的神廟之一
巨大石牆上三個梯形窗口正對著安第斯山脈的層巒迭嶂
工整的窗口是石雕功力的彰顯
據推測三窗廟可能沒有屋頂
以便祭司隨時可以觀測星象
窗子外不遠處有一塊矩形石條
推測曾用作觀察太陽或舉行宗教儀式時使用
梯田是印加文明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而馬丘比丘的梯田更不可思議的地方在於
梯田的地表下方依次碼放的是從小到大的石塊
引導雨水快速分流,避免局部坍塌
正是用這樣超時代的工程
讓馬丘比丘免於水土流失造成的傾覆屹立百年
遺蹟由約140個建築物組成
包括廟宇、避難所、公園和居住區
這裡還建有超過100處階梯
每個通常由一整塊巨大的花崗岩鑿成
還有大量的水池
互相間由穿鑿石頭製成的溝渠和下水道聯繫
通往原先的灌溉系統
至今還沒有人明白印加文明是如何能將重達20噸的巨石搬上馬丘比丘的山頂
農業區
在神聖廣場的北側
三面牆構成的主神廟非常有存在感
據推測古印加人在這裡舉行大型儀式
主廣場是整個馬丘比丘古城內最大的一片空地
探險家海拉姆·賓厄姆將它命名為主廣場
因為他認為這片區域屬於神聖廣場[主神廟、三窗廟、大祭司宮殿]的庭院
經過研究
主廣場除了承擔大型儀式的舉辦
同時也是一道分水嶺
將印加王國的高低階層劃分開來
這塊聖石與其後的華納比丘山型
一模一樣
馬丘比丘遺址內共有16座湧泉
它們的源頭來自於距離城池750米處
通過複雜的水利系統引流到馬丘比丘全城各處
500年來運轉至今
由於梯田地勢很高
水流足以供應整個城市800-1200人使用
最後來到倉庫
石砌的外牆與茅草屋頂
此地異常的通風
將作物以及商品放置此處
可以延長存放時間
走到這邊差不多已經到了出口
再回頭看看這片美景
大夥開心的與馬丘比丘
再一次合照
回程途中
Aryer一上車就睡著了
即便列車上有精彩的服飾販售表演也吵不醒我
精彩又滿足的旅行
已經足夠讓Aryer回味
其餘的都不重要